SAP2000 V25.0 创建分析模型耗时较长的解决办法(一)

2024-1-9 10:24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820| 评论: 0
摘要: 声明:“工程应用常见问题案例解析”专栏基于工程案例阐释软件应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,希望为遇到类似问题的工程师提供参考。本栏目中的所有案例均来自筑信达软件用户,软件模型归属设计单位,相关内容仅用于软件 ...

声明:“工程应用常见问题案例解析”专栏基于工程案例阐释软件应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,希望为遇到类似问题的工程师提供参考。本栏目中的所有案例均来自筑信达软件用户,软件模型归属设计单位,相关内容仅用于软件应用技术的探讨。如有不妥,请联系我们删除

创建分析模型耗时较长(一)

本案例主要介绍模型运行分析耗时较长时,应如何查找原因,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。
1.使用软件
SAP2000 V25.0
2.模型简介
某车站广场局部模型如图1所示,为了使单元网格比较规整,板和墙没有指定剖分,而是被分割为了1x1m的面对象。整个模型面对象数量较多,约九万个,杆件数量约四万根。

图1  模型示意图
3.问题描述
模型可以正常计算,但用高级求解器计算分析时长大概1个小时。请问原因是什么?应该如何处理?
4.解决办法
模型运行分析过程中,我们可以通过窗口左下角的状态栏查看模型分析进度,从而判断具体是哪步耗时较长。如下图所示,该模型在“Area uniform load to frame”停留了四十多分钟,说明程序在“面荷载导荷至框架”这步耗时较长。

图1  状态栏
根据上述提示进行定位检查,发现整个模型的面对象都采用了“导荷至框架的均布荷载(双向导荷)”。采用该荷载方式时,程序需要把指定的均布荷载转换为周边框架上的线荷载。由于模型中面对象数量过多,程序进行荷载转换时需要大量时间,故创建分析模型时耗时较长。


图2 导荷至框架的均布荷载
本例中,楼板都被分割成了很多小块的面对象,中间区域的面对象周边没有框架,此时施加“导荷至框架的均布荷载”会导致大量冗余的内部逻辑分析,无效地消耗时间。本例建议直接施加均布面荷载,直接通过(有限元)节点传递面荷载。两种做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,调整后仅需数分钟便可以完成分析计算。
一般情况下,对膜单元施加面荷载时才采用导荷至框架的均布荷载,因为膜单元不应剖分,只是作为施加荷载的媒介,对壳单元则多采用均布面荷载,并对壳指定剖分选项,节点力将通过剖分点传递给周边梁。相关内容可以参考知识库“面荷载:均布荷载vs均匀导荷至框架”。用户应根据具体分析需求,合理选择相面单元类型和施加荷载的方式,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。
编写:刘慧璇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相关阅读

关注我们:近道科技

微信公众号

官方小程序

站长热线:

186-2283-6846

公司地址: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镇

邮箱:jindao365@163.com

Copyright   ©2020-2022  近道网-国内最好的结构设计网站!  

技术支持:近道科技(天津)有限公司

ICP备案:    津ICP备20006439号-1